Featured image of post 【存錢】如何學會花錢不存錢,就能把錢存下來

【存錢】如何學會花錢不存錢,就能把錢存下來

這篇部落格文章《如何學會花錢不存錢,就能把錢存下來》重新思考了「存錢」的常規定義,並挑戰了對資金管理的傳統看法。文章以提倡智慧消費和投資為核心,不僅激勵讀者將每一筆開支轉化為未來的資產,同時也強調了資產管理的精髓。透過深入解析與實際範例,文章幫助讀者理解如何透過投資於長期價值來真正「存錢」,並分辨日常開銷中的「利用」與「浪費」。這篇文章旨在啟發讀者進行有效的財務規劃,使每一元支出都成為增進個人財富與生活質量的一部分。

重新定義「存錢」:存錢是結果不是行為

不可否認,「存錢」這個概念往往被誤解。許多人認為存錢是一種行為,跟吃飯或買東西是相反的事情,似乎買東西就不是存錢,一定要把錢放到銀行裡頭看到數字才是。事實上,存錢從事實上看是一種結果,是消費決策的結果。

當我們討論存錢這個結果時,是在討論如何將我們的資源—無論是時間、金錢還是技能—轉化為更有價值的東西。我常常說錢是用命換來的,你有多珍惜你的命,你才懂的珍惜你的錢,就像我在這集節目中說你買一支iPhone得花掉你3小時的壽命

存錢不是存錢,只要增值你的資產都叫存錢

存錢真正的事實結果,是在用錢購買那些能夠隨時間增值或至少保持其價值的東西。將錢放在銀行的活期存款可能是最基本的「存錢」方式,因為銀行的「活/定期存款」提供「利息」。意思就是你花錢買進了一種金融商品,那就叫做「活/定期存款」

但真正的問題是:這些「活/定期存款」的工作效率低落,就很像家中唯一的老車,明明又老又舊又耗油,但又只有它一台,平常出門也不得不開。

好險換車要錢 換腦袋不用

存錢這件事情不難,只要花錢買進來的是能夠轉換成更高價值的,通通都叫做資產,買包包賣包包、買股票賣股票、買進來賣出去,通通都能叫做買資產。只是哪個東西效益高,哪個東西效益低的差別。

買任何東西之前,先用腦袋思考一下,這個東西是不是資產,就能慢慢改掉可能會浪費的情況。

如何培養高效的存錢思維

愛迪生說:“浪費就是找不到更好的利用方法。"

我想說:”存不下錢只是因為不知道怎麼買更有價值的東西。”

如果我們將這個概念應用於財務規劃中的收支管理,那麼“存不下錢”只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學會如何更聰明地花錢。因為存錢不一定是要直接增加帳戶裡面的數字,你也可以增加股票的股數,車庫中限量車款的車數、手上房地產的持有數,這些都叫做**「存錢」**

投資於價值

當你購買任何東西時,問問自己:這是否會帶來長期的價值?例如,購買一台新電腦對一名自由職業者來說是一筆投資,它可以幫助他更有效率地工作,從而賺取更多收入。這就是將消費轉變為投資的例子。

利用與浪費的區分

在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同時,我正花了80元買了一杯冰美式,坐在超級冷的咖啡店當中。如果我花80元買了一杯飲料,坐下來就戴上耳機開始追劇,那這80元也許就是一種浪費(當然如果你要說省了家裡的冷氣錢我也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說花錢的目的不只是為了省錢,而是「創造價值」。

花80元坐在這裡寫下一篇文章,能幫助你花對80元,那這篇文章就有它的價值與影響力產生,如果你能分享給更多人這個花對錢的觀點,那這篇文章也許「無價」。

懶得有結論

存錢不應該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而應該是一種生活的技能。每次花錢時停頓3秒種,分類一下這筆錢是否是「投資」,不僅可以幫助你建立更健全的財務狀況,還可以確保你花的錢都是在替你的未來工作。

花錢的時候先想一下,不需要刻意存錢,自然你就存得到錢

懶得變有錢 | 瑪斯就是懶大, About 懶得變有錢

lazytoberich.svg

👉透過更多地方收聽「懶得變有錢」Podcast

懶得變有錢是推廣 財務規劃 並提醒每個人都有不同 財務DNA 的Blog!歡迎你加入 Discord社群! & Facebook專頁!

Licensed under CC BY LazyToBeRich 懶得變有錢
懶得變有錢是一個推廣財務規劃並紀律往財務自由方向而去的網站!歡迎你隨時加入我們!Discord!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