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透過少量的GoogleAdsense廣告以及聯盟行銷用於支持本站營運家扶基金會兒童教養公益用途!
【生活】從月光夫妻到年存50萬:我如何用3個帳戶,幫助一對夫妻終結因錢而吵的無限循環

【生活】從月光夫妻到年存50萬:我如何用3個帳戶,幫助一對夫妻終結因錢而吵的無限循環

嗨!我是《懶得變有錢》的懶大,一名財務顧問。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看過許多為錢所困的伴侶。今天,我想分享一個我經手過,也最讓我感動的個案,看看他們是如何從瀕臨崩潰的關係,重新找回財務和情感上的和諧。

「這點小錢有什麼好計較的?」— 壓垮駱駝的,從來不是最後一根稻草

你知道嗎?根據金融研訓院2025年的調查,超過68%的台灣夫妻每月至少會因為金錢問題爭執一次。

而我的客戶 — Ariel 和 Ben(化名),曾經就身陷在這個風暴的中心。

我還記得Ariel第一次來諮詢時,跟我描述那個讓她畢生難忘的場景。那天月底,她在超市結帳時,手機跳出餘額不足的通知。她的心瞬間沉到谷底,只能尷尬地請店員先把東西擱置一旁。

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一開門就看到一個刺眼的橘色鞋盒。她的先生Ben,又買了一雙價值$8,000元的限量球鞋。

Ariel告訴我,她當時的怒火瞬間衝上腦門: 「你又買鞋?我們戶頭只剩87元了!」 「這雙可是限量的,錯過就沒了。再說你上週不也買了一件外套?這點小錢有什麼好計較的?」

Ariel說,這句「小錢有什麼好計較」,簡直像把刀插進她心臟。對Ben來說是小錢,對她來說卻是整整三天的午餐費。

他們的金錢觀南轅北轍:Ariel是典型的「存錢派」,安全感來自存款;Ben則是「享受派」,相信錢就是要用來提升生活品質的。這種根本上的差異,讓他們每個月都在「發薪蜜月期」和「月底哀號期」之間痛苦循環,幾乎把五年的感情消磨殆盡。

夫妻在信用卡壓力下的情緒示意圖

轉捩點:一封信用卡違約金的通知,敲響了關係的警鐘

事情的轉機,來自一封再也普通不過的銀行簡訊。

那封簡訊通知他們,綁定自動扣繳的信用卡費,因為銀行帳戶餘額不足,扣款失敗了。

不只立刻產生了一筆$300元的違約金,還要開始計算循環利息。

Ariel說,金額雖然不大,但那種感覺像被狠狠打了一巴掌 — 他們努力工作了一個月,卻連自己刷的卡費都付不出來。 💸

同一週,他們在同學會上,看到同齡的朋友們不是買房就是準備生小孩,而他們連自己的帳單都搞不定。巨大的相對剝奪感,讓他們第一次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聽完他們的故事,我很快就發現:他們的問題不是愛不夠,也不是錢不夠,而是缺乏一套雙方都認同的「金錢管理系統」。

於是我告訴他們:「與其互相指責過去,不如我們一起攜手,建立一個全新的財務未來。」

我的處方籤:「3帳戶理財法」如何拯救他們的婚姻和錢包

在深入了解他們的收入、開銷和價值觀後,我為他們量身打造了這套,我稱為「婚姻財務系統」的 「3帳戶理財法」

🏦 帳戶1:共同生活帳戶

  • 用途: 支付所有共同的固定開銷(房租、水電、採買、交通等)。
  • 我的建議: 採取「收入比例制」,各自薪水的50% 存入。確保公平性,同時共同承擔家庭責任。

💰 帳戶2:個人爽花帳戶

  • 用途: 各自的「快樂金」,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互不干涉
  • 我當時的建議: 各自薪水的20%。這筆錢的目的,就是買回個人的「金錢自主權」,消除不必要的猜忌和控制。

✨ 帳戶3:共同夢想帳戶

  • 用途: 為共同目標存錢(旅遊、買房、育兒基金等)。
  • 我的建議: 各自薪水的30%,外加所有年終和獎金的50%。同時,將部分資金投入穩健的
  • 【2025】S&P500黃金交叉!懶人投資攻略,讓錢自己長大。

這個系統的美妙之處在於:它同時尊重了「共同責任」和「個人自由」,讓金錢不再是戰爭的導火線,而是合作的催化劑。

帳戶類型用途說明資金來源 (建議)精神象徵
共同生活帳戶支付房租、水電、菜錢等固定開銷各自薪水的 50%責任 & 合作 🤝
個人爽花帳戶各自的零用金,自由支配,互不干涉各自薪水的 20%自主 & 尊重 🧘‍♀️
共同夢想帳戶旅遊、買房、育兒、退休金等長期目標各自薪水的 30% + 獎金50%未來 & 期待 ✨

夫妻理財三帳戶成功示意圖

為什麼是用比例,而不是固定金額?

許多人問我為什麼採用薪水比例制,而不是固定金額。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 比例制的三大優勢

  • 公平性: 當雙方收入有差距時,固定金額容易讓低收入方壓力過大。例如,共同存$15,000元對月薪$30,000元的人是50%,但對月薪$60,000元的人只是25%。
  • 自動平衡: 當其中一方加薪或減薪時,比例制能自動調整金額。不需要每次收入變動都重新協商。
  • 心理舒適: 比例制讓雙方都感覺「付出相對相同」,減少了「我貢獻太多/太少」的不平衡感。

Warning

如果還是會計較的,那我也是沒話說啦!

當然,比例制並非萬能。如果雙方收入差距極大(例如一方是另一方的3倍以上),或者一方有特殊財務狀況(如重大債務),就需要更客製化的安排。

但對於大多數收入差距在2倍以內的夫妻,比例制往往是最簡單、最公平、最容易執行的方案。

一年後的驚人改變:最棒的成果報告

一年後,Ariel和Ben回來找我做年度檢視,他們臉上的笑容,是我收過最棒的成果報告。

他們興奮地分享:

  • 存款成長: 共同夢想帳戶已累積超過50萬元
  • 消費減壓: 再也沒有「沒錢付帳單」的危機感。
  • 理財成熟: 他們已經會主動討論投資策略。

但最讓我欣慰的,是Ariel特別跟我分享的一件事

上週,Ben主動提出要調整「爽花帳戶」的比例,把5%轉入夢想帳戶,因為他想加速實現他們買房的計畫。Ariel說,那一刻她感動不已 — 曾經只顧眼前享受的Ben,現在也打從心底重視他們的共同未來。

他們贏回來的,不只是錢,更是對彼此的信任與尊重。

看著他們,我再次確信,理財並不是束縛,而是通往更大自由的道路。當你不再為錢憂心忡忡,你的心靈和關係才能真正獲得解放。

下一步,就從今晚的餐桌上開始

如果Ariel和Ben的故事觸動了你,我希望你不要只是讀過就算了。

真正的改變,始於行動。最重要的不是立刻衝去銀行開好三個戶頭,而是勇敢地和你的伴侶開啟一場關於「錢」的對話。


懶得有結論

懶得有結論

當然,每個家庭的狀況都不同。如果你們在嘗試後仍然遇到困難,或是有更複雜的財務問題(例如:債務整合、保險規劃、買房頭期款等),也歡迎留言或來信提出你的【財務諮詢】

讓我能更深入地了解你們的狀況,在節目中與你們打造一套專屬的家庭理財地圖。

最後,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最重要的「人生隊友」吧!

一起開啟這段讓財務和關係都更自由的旅程。

記得,財務和諧不是終點,而是通往更幸福生活的起點。

我是懶大,你的幹話財務教練,我們下次見!👋

瑪斯就是懶大, 👉關於我
收聽懶得變有錢Podcast

👉收聽懶得變有錢Podcast

👉前往spotify收聽懶得變有錢
前往spotify收聽懶得變有錢

👉前往youtube收聽懶得變有錢
前往youtube收聽懶得變有錢

👉前往查看推薦書單
查看財務規劃書單

分享:
追蹤:

相關文章

【投資】VOO 是什麼?0050 vs VOO 懶人投資比較全解析|懶得變有錢

【投資】VOO 是什麼?0050 vs VOO 懶人投資比較全解析|懶得變有錢

0050與VOO哪個更適合長期投資?本文深入比較台股0050與美股VOO在成分股、報酬率與風險分散上的差異,並分析其「平價」與「奢華」的投資特性,助你快速入門ETF,挑選最符合自身需求的投資標的。

閱讀更多
【理財】如何享受美股大漲:專注你能控制的

【理財】如何享受美股大漲:專注你能控制的

美股大漲,你卻焦慮追高?本文揭示為何「專注你能控制的」才是享受股市獲利的關鍵。透過巴菲特「諾亞方舟」理論,教你擺脫短期波動干擾,堅持紀律、長期投資,讓財富穩健增長,享受真正的市場紅利。

閱讀更多
【EP11】2330破800啦!股票也要斷捨離嗎?從整理家裡建立理財的斷捨離原則

【EP11】2330破800啦!股票也要斷捨離嗎?從整理家裡建立理財的斷捨離原則

台積電破800,股票也要斷捨離?本集節目從整理家裡建立理財的「斷捨離」原則。深入探討如何將這個概念應用於股票投資,讓你學會篩選資產,擺脫不必要的持有,讓你的投資組合更精簡、更有效率。

閱讀更多

💰 加入懶得變有錢

每週獲得最新理財心法與投資洞察

每週精選理財文章與市場分析
獨家投資策略與實戰經驗分享
不定期贈送實用理財工具與資源

我們尊重您的隱私,隨時可以取消訂閱

🚀 已有 5,000+ 讀者加入理財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