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財】從鄧愷威身上學理財!你的財務規劃,是一場從牛棚到大聯盟的無限賽局
讀完這篇你會學到:
最近你可能注意到了一位在美國大聯盟打拚的台灣投手——鄧愷威。
第一次上大聯盟,是在2024年,登上了所有棒球員夢寐以求的殿堂。但在那耀眼成就的背後,是超過七年在小聯盟系統中,日復一日的漫長奮鬥。他的大聯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經歷了初登板的震撼教育、被下放小聯盟調整後,他再次憑藉實力與毅力,重返大聯盟舞台。
這段充滿高低起伏的歷程,與我們的理財之路驚人地相似。我們都夢想在股市中一舉成功,但現實是:我們需要經歷漫長的準備,並在過程中不斷調整心態,才能站穩腳步。
牛棚生活就像那些你我都經歷過的存錢陣痛
看到鄧愷威在小聯盟的奮鬥,讓我想起自己剛開始存錢的日子。說實話,真的很無聊。
當時我存錢的公式是「收入 - 支出 = 存錢」,每個月看著戶頭多個3千、5千,真心覺得太慢了。就算5年存下60萬,看似很多,但在通膨這件事情面前,其實不值一提。因為60萬在2025年的現在,連買一台新車都有困難,買一台機車都覺得大失血。
為了多存點錢,我還做了最痛苦的事:記帳
每天為了幾十塊、幾百塊都要記錄,真的超煩!結果記了半天,發現自己還是個月光族,最後果斷放棄。這就像投手每天練揮臂,卻發現球速都沒提升一樣,充滿挫敗感。
直到後來我才想通,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我不再記帳,而是反過來做:
- 設定自動扣款:發薪日隔天,直接用定期定額把要存的錢「丟」進投資帳戶。
- 先付錢給未來的自己:剩下的錢,就是這個月可以安心花光的錢,不用再為了記帳而焦慮。
這個簡單的改變,讓我真正擺脫了月光的詛咒,開始累積我的「訓練量」。從每個月定期定額3千、5千到現在的1萬2。
站上大聯盟:投資的刺激、狂喜與毀滅
當年,我存到第一筆錢,第一次投入市場時,那種緊張、興奮、期待的感覺,相信你也有過。但一買進去,看到帳上因為手續費而出現的負數,感覺爛透了,因為剛買進去的錢還需要負擔稅、費,所以基本一定是負數。
不過,當我第一次嚐到獲利的甜頭時,心態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我那時覺得自己簡直是神,甚至想著:「乾脆辭職,在家當個全職交易者,每天在股市提款就好了!」💰
但現實很快就給了我一巴掌。我把存下的錢全部賠光,甚至不甘心,用貸款借錢想翻本,結果是……再次賠光。
那種感覺,就像一個剛站上大聯盟的投手,被對手連續轟出全壘打,直接打到懷疑人生。
我曾經因為玩權證,在一天內賺進二、三十萬,也因為不懂規則、追求刺激去碰期貨,在一天內賠掉近百萬。
那段慘痛的經歷讓我明白,只靠激情和運氣的投資,跟賭博沒兩樣。直到我放棄這個想把,重新把「投資」和「財務規劃」結合在一起,才終於找到了讓自己能安心睡覺的方法。
你的財務規劃,不該只是一場賭博
從鄧愷威和我自己的故事中,我們能得到什麼財務規劃的啟示呢?
投手的經歷 | 我們的財務規劃 | 存錢這件事的啟示 |
---|---|---|
小聯盟的多年磨練 | 存錢與累積本金 | 沒有紮實的本金,投資賺10%也無感,更重要的是,身邊有錢生活才有安全感。 |
接到升遷電話/抓住機會 | 發現投資機會 | 我曾因沒存錢習慣,錯過30%以上獲利的股票抽籤。機會來時,你手上必須要有子彈。 |
被下放後的調整與回歸 | 面對虧損與調整策略 | 投資必有虧損。關鍵不是如何戰勝市場,而是如何與虧損共處,找到讓自己「怡然自得」的方式。 |
建立大聯盟等級的財務心態
一個真正的頂尖運動員,偉大之處不是從不失敗,而是總能從失敗中站起來。這正是我們在理財路上最需要的:
- 循序漸進,加大你的「訓練量」 不要想著一步到位。強迫存錢最好的方式,是從一個你能接受的金額開始。例如,先設定每月定期定額3000元,如果發現生活沒什麼影響,下個月就加到5000元。像我自己,也是這樣一路將「訓練量」加到現在的1萬2。請避免長期記帳,那會讓你迷失在瑣碎的細節中。
- 面對虧損感到焦慮?試試這三招
- 把生活規劃好:如果投資讓你焦慮,代表你投入了無法承受的風險。請立刻減少金額,哪怕一個月只投500元,重點是重建你的信心。
- 深入了解你的投資:你對手中的標的越了解,就越不會因為市場的風吹草動而恐慌。信心來自於認知。
- 找到能給你信心的夥伴:多閱讀我的文章,或加入我的社群。你會發現你不是一個人,有一群人跟你一樣在努力,我們會彼此打氣,給你支持。
懶得有結論
做最喜歡的事,賺最懶的錢,過最舒服的生活
這是我創立「懶得變有錢」的核心價值,也是我想送給你的一句話。
理財的終極目的,不是要你變成一個每天盯盤、斤斤計較的守財奴,而是透過一套有系統、讓你安心的方法,讓錢自己去工作。這樣,你才能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上,過上你想要的舒服生活。
現在,就開始調整你的心態,建立你的系統,展開屬於你的無限賽局吧!
― 瑪斯就是懶大, 👉關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