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財】8個讓你存不到錢的必看原因與解決方法 - 台灣年輕人的存錢攻略
讀完這篇你會學到:
為什麼存錢對台灣年輕人很重要?
存錢是達到財務自由的第一步,不僅能幫年輕人應付緊急狀況,如暫時失業、突發的疾病或意外。沒有的話也沒關係,因為若是沒有遇到風險問題,存錢也能幫助年輕人實現長期目標,例如買房、買車、出國旅遊或退休規劃。
以我的經驗來說,以前沒有做好財務規劃時,每到月底就手忙腳亂,存款總是掛零。後來才發現,存錢不只是數字的累積,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展現,這也呼應了本站提倡的「懶人理財」精神,特別適合忙碌的台灣上班族。
8個為什麼台灣年輕人總是存不到錢的常見問題
以下整理八個最常見的存錢障礙,並提供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幫助你輕鬆變有錢:
支出超過收入
這是最基本的問題。當支出大於收入時,就會開始負債,根本存不了錢。就像在補破桶子一樣,錢總是漏光。
解決方案:確實記帳,控制支出。例如每天少買一杯珍奶,或是取消用不到的訂閱服務。可以使用一些記帳APP,快速掌握收支狀況,找出可以省錢的空間。雖然我自己是很少記帳,但那也是因為我把過去財務規劃的內容轉換到生活習慣。
沒有預算規劃
沒做好預算規劃,錢就容易花在不必要的地方。等到月底才發現,荷包都空了,存錢當然困難。
解決方案:制定簡單的預算表,列出收支項目。我自己有一份專屬的財務報表,用來列出必要支出並且設定「想要」的支出。(我每個月有2萬5up的負債), 重點不是在於項目有多細,分類有多精美,而是對你自己有沒有達到 「了解自己財務」 的效益。
債務太多
如果背負著大筆債務,特別是高利息的信用卡循環或現金卡,利息就會吃掉你的收入,存錢更加困難。如果是合理負債如房貸、車貸有可能是生活必要支出的話,那就是看比例,仍然是不要讓負債過高為主。
解決方案:優先清償高利息債務,可以採用「滾雪球法」(先還小額債務)或「雪崩法」(先還高利息債務),讓自己有更多資金可以存錢。因為這些負債都不會帶來增值(除非是房貸)
理財知識不足
對於金錢運作、投資理財的基本概念不熟悉,容易做出錯誤決定,影響存錢成效。或是想依靠投資來致富而誤入投資陷阱。 解決方案:多學習理財知識,可以多閱讀懶得變有錢的文章,或是多閱讀一些理財書籍來增加基本的財商知識。
生活水準膨脹
薪水變多後,很多人就開始亂花錢,買更多東西,結果還是存不到錢。像是加薪後就買入更多的消費用品或是名牌用品。錢又全花光了。
解決方案:加薪或有額外收入時,先存下五到七成,別讓慾望吞噬你的存錢計畫。回想你存錢的目標,投入更多的資金是為了讓目標提早達成。
拖延症和缺乏動力
老是想說「下個月再存」,結果一拖再拖。因為看不到立即的好處,存錢很容易被忽略。 解決方案:從小金額開始,設定自動扣款,每月初就自動存進儲蓄帳戶。這樣不用特別去想,就能養成存錢習慣。
突發支出
人生總有意外,像是車子壞掉、家人生病,這些突發狀況可能讓你的存款歸零,影響存錢進度。
解決方案:準備緊急預備金,建議存3到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這樣遇到意外時,不會打亂你的存錢計畫。
對金錢有恐懼或焦慮
有些人害怕面對財務問題,寧可不看帳單或逃避決定,結果錢越理越亂,存錢更困難。
解決方案:勇敢面對現實,慢慢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需要的話,可以找理財顧問諮詢,或跟朋友討論,減輕存錢的壓力。
數據分析:存錢的長期效益(以投資VOO為例)
來看看存錢的威力!假設你每月存一萬元,投資在年報酬率13%的ETF(例如VOO),20年後會變成多少呢?以下是試算結果(假設台灣投資環境,扣除相關稅費):
年限 | 每月投入一萬 | 累積價值(新台幣) |
---|---|---|
5年 | 60萬 | 約85萬 |
10年 | 120萬 | 約230萬 |
20年 | 240萬 | 約1,000萬 |
這就是複利的威力!及早開始存錢投資,就能輕鬆賺大錢。當然,投資還是有風險,但只要選對工具,風險就能降到最低,特別適合台灣的年輕投資人。
懶得有結論
8個原因與解決方案都是概念,真正的實戰還得要靠你自己的生活實踐才能有結果。
存錢其實不難,從小目標開始,設定計畫,慢慢養成習慣,錢就會開始累積。別再拖延了,現在就開始行動吧!先從記帳、設定自動扣款,或是準備緊急預備金開始,這些小步驟都能幫你更接近財務自由。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找到存錢的方法,成為又會賺又會存的理財高手!誰不想當個聰明的投資人呢?
別忘了追蹤我的社群與我互動:
― 瑪斯就是懶大, 👉關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