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0 vs. VOO 終極對決 (2025):該選台灣神山還是美國隊?數據化完整分析
讀完這篇你會學到:
Info
💡 想了解更多 VOO 投資策略?訪問 VOO 投資知識中心
新手入門:為什麼你該認識 ETF?
投資很難?也許你只是需要一個更簡單的起點
想投資卻不知從何下手?看到滿天的股票代碼就頭痛?別擔心,你可能只是需要一個更簡單的起點。投資不該是少數人的專利,更不是一場需要時時盯盤的賭博。對於追求穩健、不想花太多心力的「懶人」來說,ETF 絕對是開啟你理財之路最棒的選擇。更重要的是,你需要的是一份清晰的財務計劃,而不是整天分析金融工具。
ETF 到底是什麼?一句話搞懂「懶人投資神器」
ETF(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是「指數股票型基金」。
聽起來很複雜?別怕,把它想像成去超市買一份配好的「火鍋懶人包」就對了。你不用親自去挑高麗菜、買豬肉片、選金針菇,店家已經幫你把所有好料都打包在一起,你只要付錢帶回家,就能享用一頓豐盛的火鍋。
買進一檔ETF,就等於一次買進了數十家、甚至數千家公司的股票,完美實現了「分散風險」與「低成本」這兩大投資核心優勢。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會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他們一定會買ETF。
Info
💡 想了解更多 VOO 投資策略?訪問 VOO 投資知識中心
核心對決:0050 vs VOO 該選誰?
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最常被比較的兩檔ETF,就是代表台灣市場的0050和代表美國市場的VOO。
台灣50指數ETF(0050)和Vanguard S&P 500 ETF(VOO)在投資的討論中極受歡迎,尤其是在被動投資領域。用平價與奢華來比,直接說明了以寫文章當下的股價,0050為131.30元,而VOO是418.14元,單純以購入的價格來說,買進一股0050需要約131.30元,但是一股VOO就需要約13,380元台幣。所以「平價」與「奢華」就單純用入場價格來決定了。

0050 vs VOO 有什麼差異?(2025年數據更新)
| 特性 | 台灣50指數ETF(0050) | Vanguard S&P 500 ETF(VOO) |
|---|---|---|
| 成立時間 | 2003年 | 2010年 |
| 目標指數 |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前50大成分股 | 標準普爾500指數 |
| 主要成分股 | 台灣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涵蓋科技、金融等多個行業 | 美國市值最大的500家公司,涵蓋科技、消費品、醫療保健等多個行業 |
| 行業分布 | 主要集中於科技和金融行業 | 更廣泛的行業分布 |
| 市場風險 | 僅限於台灣市場 | 涵蓋美國市場,但成分股多為全球性企業 |
| 管理公司 | 元大投信 | 先鋒集團 (Vanguard) |
| 2025年至今報酬 | 約 +28% | 約 +15% (截至10月) |
| 近10年年化報酬 | 約 12.27% | 約 13.94% |
| 費用率 (年) | 約 0.14% (2025年已調降) | 0.03% |
情境分析:為什麼有人仍然選擇0050?
儘管VOO在費用和分散性上具有優勢,但為什麼許多台灣投資人依然對0050情有獨鍾?這背後有三個非常實際的理由:
主場優勢與熟悉度 (Home Bias) 投資自己最熟悉的市場,心理上總是比較踏實。0050的成分股如台積電、聯發科、富邦金等,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的企業,理解它們的業務遠比研究美國的聯合健康保險或寶僑家品來得容易。
無匯率風險 投資VOO需要將台幣換成美金,這意味著你的最終報酬會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對於不希望承擔額外匯率風險的投資人來說,直接用台幣投資0050是最單純的選擇。
重押台灣科技龍頭的潛力 這正是0050近年來表現亮眼的核心原因。0050超過50%的權重集中在台積電,這使其成為一個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強力押注。當台積電因AI趨勢而大漲時,0050的表現就會非常驚人,如2024年及2025年至今的績效就遠超VOO。對於極度看好台灣科技業前景的投資人來說,這種集中性反而是一種優勢。

為什麼拿0050跟voo這2個ETF來比較
單純是因為0050跟VOO,是台灣的投資人在被動投資的領域當中最容易被討論跟執行的投資方案,比較的目的是如果是長期投資,2者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
當然我知道怎麼比較都不會是公平的,就像我常常掛在嘴邊說的,財務規劃或是理財規劃的世界裡面,本來就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我們能做的就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有人不愛美股或複委託,所以選擇投資台股。有人偏愛美股覺得台股太過淺碟,所以選擇美股。然後不同的選擇之下當然就有不同的結果。
用投資報酬來比較0050與voo
用近10年的平均年化報酬計算後的結果如下表所示:
| ETF | 年化報酬率 | 每期報酬率 | 終值(約) |
|---|---|---|---|
| 台灣50指數ETF(0050) | 12.27% | 1.0225% | NT$ 1,344,000 |
| Vanguard S&P 500 ETF(VOO) | 13.94% | 1.1617% | NT$ 1,440,000 |
終值差異 = NT$ 1,440,000 - NT$ 1,344,000 = NT$ 96,000
但是這個比較的差異會受到產業波動或是ETF股票權重的影響,就好像近10年是台灣電子業高度成長,而美國也是科技業為主的發展。所以台股跟美股的對比差異感受就不大。其中台積電帶領整個半導體產業成長又被喻為護國神山,在0050當中的持股佔比高達46.36%。所以常常有人說投資0050不如投資2330(實際上本質還是不同)。
如果把時間拉到用成立以來的報酬投資20年(會有點偏差,就當假設)
用成立以來報酬計算投資240期後的結果如下表所示:
| ETF | 年化報酬率 | 每期報酬率 | 終值(約) |
|---|---|---|---|
| 台灣50指數ETF(0050) | 9.53% | 0.7942% | NT$ 2,700,000 |
| Vanguard S&P 500 ETF(VOO) | 14.10% | 1.1750% | NT$ 3,400,000 |
終值差異 = NT$ 3,400,000 - NT$ 2,700,000 = NT$ 700,000
這下你應該知道複利的利,依賴時間的程度有多高了,然後為什麼要比較這個更早以前又更低的報酬呢?原因是因為台灣從早期的傳產轉型成科技的過程,讓我們的年化報酬得以提升(國人的GDP得以提高,電子產業佔製造業近50%)
2024全年度報酬率
| ETF | 年度報酬率 |
|---|---|
| 台灣50指數ETF(0050) | 48.67%(含息) |
| Vanguard S&P 500 ETF(VOO) | 24.98% |
✨ 2025年最新數據更新(截至2025年10月5日)
| ETF | 年初至今報酬率 | 最新狀況 |
|---|---|---|
| 台灣50指數ETF(0050) | 9.98% | 內扣費用已降至 0.1% 以下(2025年降費) |
| Vanguard S&P 500 ETF(VOO) | 查詢最新數據 | 內扣費用維持 0.03%(業界極低水準) |
📊 數據來源:根據 Perplexity AI 搜尋研究(2025/10/05),引用來源包括元大投信官網、台灣證券交易所、鉅亨網等官方財經資訊平台。VOO 最新報酬率建議查閱 Vanguard 官網 獲取即時數據。

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來比較
0050的分散風險能力當然就比VOO的分散風險能力弱了許多,雖然都是集中在同一國家內的產業,但台灣的前50大市值,鐵定是比不過美國前500大的市值,所以分散在50家公司跟500家公司的差異高下立判。
再來是美國的前500大企業多數都是跨國企業,換句話說雖然買的是美國公司,但是商品是或服務是賣到全世界。單就石油產業一家埃克森美孚(Exxon)(XOM),直接對比台塑…(當然這樣比較是不公平的),但我要表達的是VOO的前500大多數是跨國企業。
用表格來看看這2個ETF的持股分佈概略比較:
| ETF | 持股分佈特點 | 市值前5大公司 |
|---|---|---|
| 台灣50指數ETF (0050) | 集中於台灣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主要集中於科技和金融行業 | 1. 台積電 2. 聯發科 3. 富邦金 4. 中華電 5. 鴻海 |
| Vanguard S&P 500 ETF (VOO) | 涵蓋美國市值最大的500家公司,行業分佈更廣泛 | 1. 蘋果公司 2. 微軟 3. 亞馬遜 4. Facebook 5. Google |
長期投資除了需要有耐心以外,還更需要的是分散,當然0050已經在台灣本地分散了50家市值最大的公司,但當中台積電佔比46.36%,仍然是高度集中。VOO投資了美股500家市值最大的公司,而這些公司多數都還是跨國企業。
實戰操作:如何買下你的人生第一支 ETF?
複委託 vs 海外券商:我該怎麼選?
簡單來說,複委託就像請台灣的券商幫你在海外下單,雖然手續費高一點,但資金在國內,安心又方便。海外券商則手續費較低,但需要自己處理換匯和國際匯款。對於新手來說,從複委託開始是個不錯的選擇。
Info
延伸閱讀: 【投資】「長期」投資美股 複委託優於海外券商
三步驟完成你的第一筆投資 (以豐存股為例)
- 開立證券戶:選擇一家有提供美股複委託服務的券商(如永豐、富邦、國泰),並在開戶時告知要開通複委託功能。
- 約定帳戶與入金:將你的銀行帳戶與證券戶綁定,並存入你預計要投資的款項。
- 下單購買:登入券商APP,搜尋「VOO」,設定你要「定期定額」或「單筆買入」的金額,送出訂單即可!
進階視野:建立你的ETF投資組合
除了 0050 和 VOO,你還有這些選擇
當你對ETF有了基本認識後,可以開始考慮建立更多元的投資組合。學習資產配置的兩大重點,能幫助你打造更穩健的投資組合。
- 想投資全球? 試試 VT (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ETF),一檔ETF買下全世界。
- 看好科技股? QQQ (Invesco QQQ Trust) 專注於納斯達克100強的科技巨頭。
Info
新手最常犯的3個錯誤:你中了幾個?
- 追高殺低:看到市場大漲就衝進去,一跌就嚇到賣掉。請記住,長期投資的重點是「持續買進」。想了解為什麼買股票總是會賠錢,可以幫助你避開心理陷阱。
- 忽略內扣費用:0.1%的費用差距,30年下來可能會吃掉你數十萬的獲利。
- 誤解配息:高配息不等於高報酬。專注於「總報酬」(股價成長+股息),並將股息再投資,才能發揮複利的最大威力。可以參考這篇關於月配息ETF的迷思。
常見問題 (FAQ)
延伸閱讀
懶得有結論:你的投資信仰,決定你的最佳選擇
所以,2025年,0050 和 VOO 到底誰是贏家?答案是: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你的答案。
這場對決的核心,其實是兩種不同「投資信仰」的選擇:
你該選擇 0050,如果:
- 你對台灣的科技實力,特別是半導體產業,有著堅定的信心。
- 你願意接受較高的集中度風險,以換取可能超越大盤的爆發性成長。
- 你偏好單純化,希望專注於台幣資產,不想處理匯率問題。
你該選擇 VOO,如果:
- 你是典型的被動投資信徒,相信極致的分散和最低的成本是長期致勝的關鍵。
- 你想投資的是美國整體的經濟實力,而不僅僅是科技業。
- 你有長遠的投資規劃,願意接受匯率的短期波動,以換取全球最強市場的成長潛力。
最終,決定金融工具好壞的,始終是你自己的理財藍圖與風險承受度。這篇文章提供了數據和觀點,但真正的決策者是你自己。
無論你選擇哪一條路,最重要的永遠是「開始行動」並「持續投入」。你的第一個投資組合,就從今天開始吧!
🚀 已有 1,000+ 讀者加入理財成長之路
💡 建議:VOO 最新報酬率請查閱 Vanguard 官網 以獲取即時精確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