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透過少量的GoogleAdsense廣告以及聯盟行銷用於支持本站營運家扶基金會兒童教養公益用途!
【書單】《開始分心,就是快要變強了》閱讀心得

【書單】《開始分心,就是快要變強了》閱讀心得

讀完這篇你會學到:

《開始分心,就是要變強了》目錄

  • 第一章:永遠在「開機」狀態
  • 第二章:認識我們的「想法」
  • 第三章:偏離「當下」的旅程
  • 第四章:「思緒漫遊」時會想到什麼?首先是「自我」
  • 第五章:與「他人」有關的推論:可能出現不妙的狀況
  • 第六章:未來記憶:從想像出的經歷中學習
  • 第七章:失去新奇感
  • 第八章:思維模板和邊界限制
  • 第九章:思考廣度、創造力和心情
  • 第十章:冥想、預設的大腦和體驗品質
  • 第十一章:沉浸的生活
  • 第十二章:看場合的最佳心智狀態
  • 附錄:從實驗室到日常生活

《開始分心,就是要變強了》這本書在寫什麼?

《開始分心,就是要變強了》這本書的作者是巴爾.墨實博士(Moshe Bar),整本書我讀起來的幾個要點:

  • 思緒漫遊
  • 探索狀態
  • 利用狀態
  • Mindfulness(專注當下)
  • 冥想

這是一本腦神經科學博士寫的書,書裡面充滿了許多的專有名詞,中文書讀起來如果太專心讀,可能會覺得特別難懂。

我們有太多的時候其實都是在分心的狀態如果照書中所顯示的數據,竟然有高達47%的時間,都是在分心的,可能想著剛才的事,也可能想著待會的事,但就不常在「當下」。但是有許多的「體驗」都是要透過「活在當下」才能完整獲得。

讀完一整本書可以了解作者解釋了「為什麼會分心」「分心對我們的影響」「如何區別以及善用分心的狀態」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容易分心的人,而我對對於書中提到「常分心的人比較容易擁有創造力」這句話感受到認同。這本書是我在逛圖書館的心理學分類的時候被書名吸引的一本書。我翻了翻裡面的內容,有一段提到跟《原子習慣》很相似的內文:

「信念」都可以改變我們對事件的反應,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我們的病理、心理和生理狀態。

我記得《原子習慣》的作者,就是擁有一從病痛轉換成功故事的作者。而這本書正巧也提到相似的內容。

而我從2024年開始接觸Mindfulness(專注當下),這本書裡面也提到了了許多與Mindfulness(專注當下)還有冥想有關的科學論述。所以我就想要對於這個主題一探究竟。

《開始分心,就是要變強了》

查覺自己的分心並善加利用

在這本書當中你最需要認識的是「思緒漫遊」,**我的理解講白話其實就是有用的分心,一個科學或是心理名詞的分心。**但並非「思緒漫遊」是錯的,想要進入「思緒漫遊」那還得需要經驗與知識的配合,才有這個狀態的產生。

「思緒漫遊」是個含意很廣的術語,一般認為,思緒漫遊時,我們主要會想到自我和他人,也會去預測、規劃、模擬未來的事件該怎麼處理。

思緒漫遊通常先察覺自我

不論是「I」或是「我」這個字聽起來好像是再平常不過的自眼,但你有沒有想過當自己稱讚自己或是自己罵自己的時候,我還是我嗎?

就我都起這本書的感覺,我是能查覺我自己是在哪一個狀態的自己,是「主體我」或是「客體我」,例如:我會發現我分心了!那就是客體我在跟主體我講話。書裡面有一個場景是在看電影的時候突然出神(我是通常看到睡著),然後回神過來的情境,你應該也有經歷過。然後回過神來自己還問自己:「我剛剛去了哪裡」。這就是類似「主體我」在跟「客體我」對話的過程。

思緒漫遊時也會想要察覺他人

「思緒漫遊」是經驗與知識的綜合結果,也就是我們會透過記憶去連結經驗與知識,接著就會進入「預測他人」的狀態。

我的白話文解讀就是「先入為主」或是「喜歡插嘴」怎麼聽起來都像是負面用語?對,似乎都比較偏負面狀態,也許對方說「哦!是喔!」但你起來像「那又如何」,這就是一種「預判」。

書裡面寫到的「預判」就是大腦一個主動的「預警機制」並非指這個預警機制的好或者是壞,而是單純解讀這個現象。

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新事物

你會發現人們總是「喜新厭舊」而且通常多數人是如此,但在這本書裡面,喜新厭舊是人類進步的源頭,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對於新的事情或是物品,比較容易受到刺激,就是因為它超出了我們的「記憶與知識」並且不在我們的「預判範圍」。而且非常享受這個創造預判的過程。

沒錯,與其說大腦在遇到新事物的瞬間是在判讀「這是什麼」更好的解釋其實是「這像什麼」,因為我們會透過「記憶與知識」來會做這新的事物做出「聯想」。

好比你看到一個從來沒看過的三角型,肚子餓的時候你會說它像是三明治,車子壞的時候會說他像是三角型警示牌。這個情況你試著花一個下午躺在公園的樹蔭下看著雲,接著一直想,你就會發現,你不會問「這是什麼」而是「這像什麼」。理性上它就是雲,但你的大腦就是會不自覺得帶你去新的地方。

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499728603263-13726abce5fd?ixlib=rb-4.0.3&q=85&fm=jpg&crop=entropy&cs=srgb

Mindfulness專注當下

沉浸式的體驗需要專注

書裡面有較多的篇幅談到Mindfulness(專注當下),以及冥想,Mindfulness是我這幾年才發現台灣也推行了一段時間的課程,靜坐冥想是我在國小的時候就有接觸過的一項技術(稱之為技術應該是沒問題,因為要普通人坐下來一動也不動實在也不容易)。

近幾年常聽到「沉浸式」「體驗值」,進行每一項活動的的結果不論是好的體驗或是壞的體驗,通常都非常需要「沉浸」而「沉浸」最重要的就是放給身體自己去感受。而不是刻意為之。就好像常聽到「叫你不要想大象」你的腦子裡面就一定會出現大象。

我個人覺得電影院是一個非常好練習覺察的地方,只要不睡著,能一直知道自己在看電影,不要在看電影的時候一直想著上一部的情節(例如有連貫性的電影 漫威宇宙),那就是在練習讓自己沉浸。

靜坐冥想讓自己可以練習覺察

講冥想通常都好像要講到什麼哲學玄學或是宗教去,但科學上的冥想完全跟哲學玄學宗教沒有關係,透過科學的冥想能讓自己的覺察更加的敏銳,且透過冥想時候的放空,讓自然的自己跟自然的自己對話,就是一種覺察的練習。

為什麼要透過打坐冥想?我單純覺得因為大白天的走在路上自己跟自己講話只會被當成神經病,但你不知道的是,其實你一直都在進行自我對話,不管是剛剛老闆念你的時候,你對自己打氣,或是同事打翻你飲料的時候你與內心的自己一起罵他。這些都是一種自我對話。

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481931436684-61af4d3388c4?ixlib=rb-4.0.3&q=85&fm=jpg&crop=entropy&cs=srgb

意識到察覺的力量

當我能有意識的察覺我自己之後,我就能更有辨識力的進行身體每一項活動。

就拿我跟孩子的對話來說,我經常說的語句替換式:

本能式的語句察覺式的語句
「你忘記了哦?」「你記得嗎?」
「這邊還是那邊」「左邊還是右邊?上面還是下面?」
「玩具不要再丟的滿地都是」「玩具收拾好就會整潔」
「回家不要一直玩」「回家先洗澡」

並不是說這些替代式的語句就能100%有用,讓小孩乖乖聽話,重點是比起本能式的打罵小孩,有意識的用正面用語引導小孩,我覺得長期下來更加和諧。

華特.佩特說:我們的失敗在於養成「習慣」。生命中沒有兩個相似的時刻,不會碰到兩個相似的人,沒有一朵花跟另一朵花是相像的,每一次的日落都不一樣。

我們的大腦和思緒會通過快速找到某事物「像什麼」的類比,來幫助我們處理資源,但同樣的這個「習慣機制」也會讓我們將個體事物視為「類別」,讓我們不能在每次享用法式甜點閃電泡芙的時候,都嚐出它的豐富層次

讓大腦空出來 才能裝新的想法進來

我很常在分心,也有意識的知道自己在分心,所以我在我的筆記中專門設置了一個「靈感速記」的區塊,為的就是能夠快速記錄下那一個瞬間的想法,避免它們在腦海中消逝。透過自我覺察,我深知時間的不可逆,因此我也常常提醒自己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並且盡量善用每一段時間來完成有意義的事情。

我相信,每一個瞬間的靈感都有其價值,甚至可能會成為未來某個重要決策的基礎,所以這樣的記錄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懶得有結論

懶得有結論

《開始分心,就是要變強了》由腦神經科學博士巴爾·墨實撰寫,探討了思緒漫遊、探索狀態、專注當下(Mindfulness)和冥想等主題。

書中指出,我們的大腦經常處於分心狀態,這種分心可以促進創造力。作者解釋了分心的原因及其影響,並提供了如何善用分心的建議。

書中還強調了專注當下和冥想的重要性,這些方法可以提高我們的覺察力和生活質量。

總結來說,這本書提供了關於分心和專注的科學見解,並給出了實用的建議來提升個人能力如果你是對於心理學專有名詞的覺得困難的人,不用讀得太深入,了解原理就可以了。

瑪斯就是懶大, 👉關於我

《書名》

購書連結

《開始分心,就是快要變強了》.png

《開始分心,就是快要變強了》.png

收聽懶得變有錢Podcast

👉收聽懶得變有錢Podcast

👉前往spotify收聽懶得變有錢
前往spotify收聽懶得變有錢

👉前往youtube收聽懶得變有錢
前往youtube收聽懶得變有錢

👉前往查看推薦書單
查看財務規劃書單

追蹤 :